Monday, December 3, 2012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結構 台灣專利核准了

摘要
本創作提供一種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結構,包括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遮光感應電極層。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並以平行成對之配置將一液晶層夾置於二基板之間。遮光感應電極層位於第一基板之相對於液晶層之同一側的表面,遮光感應電極層係由多數條遮光導體線所構成;其中,該多數條遮光導體線可分成一第一組遮光導體線、一第二組遮光導體線、及一第三組遮光導體線,該第二組遮光導體線形成N個多邊型區域,在每一個多邊型區域中的遮光導體線係電氣連接在一起,而每一個多邊型區域之間並未連接,以在該遮光感應電極層形成有單層感應觸控圖型結構。
公告號
M441878

專利名稱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結構
公告日
2012/11/21
證書號
M441878
申請日
2012/03/13
申請號
101204479
國際分類號
/IPC
G06F-003/041(2006.01)
公報卷期
39-33
發明人
李祥宇
申請人
發明元素股份有限公司

 SuperC-Touch 以觸控IC設計為主要產品,本身不生產LCD螢幕,因此所有有關觸控面板的專利部分,都將授權或讓與給相關業界朋友,如有業界好朋友希望補強內嵌式觸控專利佈局者,歡迎與我聯絡。
Email : superctouch@yahoo.com.tw   SuperC-Touch  李祥宇

 

Thursday, November 15, 2012

電容式觸控的最高境界有可能做到嗎?

   去年SuperC_Touch微擾共振的技術開啟了全新的觸控理論,今年初完成一個業界公認"不可能"做到的實驗

   使用一條LCD內部的資料線(Data line)作為觸控用的Sensor,並且在LCD播放影片的運作狀態下,做觸控偵測的實驗,大家所擔心的LCD內部雜訊干擾的問題,SuperC-Touch 微擾共振的技術下,看來並不是問題,於是大家對使用LCD內部的Data line Gate line 做為觸控Sensor的計畫,燃起了一絲希望,當時有許多業界的朋友問筆者,有多少的把握可以完成這個艱困的任務,雖然筆者已經跨出了一大步,但距離成功仍有許多的困難須要解決,所以筆者的回答是成功率只有一成,經過10個月來的努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現在筆者成功的把握已經提高到三成,希望再一年的努力可以突破五成.

    為什麼筆者要花這麼大的精力去做這個研發,因為這是電容式觸控的最高境界,一但完成時電容式觸控就算走到底了,沒有其他更低成本與更高視覺品質的方案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更換LCD的驅動ICLCD面板生產而言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如果把觸控功能整合入LCD的驅動IC,讓面板的生產不須任何改變就可以擁有觸控的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做觸控,觸控的成本等於降到了零,這不是整個產業夢寐以求的解決方案嗎.

     走過這一段研發的路,要做到這個最高的境界真的很難,有好幾次筆者都想認輸投降,還好筆者的牛脾氣與不放棄的性格,讓筆者可以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且每過一關就可以申請一篇專利,因為解決的方法都史無前例,用盡了各種巧思才能完成,越多實驗的經歷讓筆者對觸控原理的看法越多元,可以用更多的角度來看觸控的基本原理,相對的在觸控原理的認知上與業界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瞭解整體產業進步的瓶頸,對已知的執著與對未知的恐懼,讓大家害怕改變,害怕失敗,當然沒改變也就不會進步,也不會失敗,但是有可能會被淘汰.

   也有許多的好朋友勸筆者,何不把力氣放在比較可行的項目上,不論是out call,on cell,in cell都可以只要成功的機率高就好,免得耗盡心力如果沒成功,豈不是虧大了,其實筆者也自知以目前的規模與資源都遠不如人的狀態下,要成功就不能只贏一些,必須跨越大家跨不過的障礙才行,而整個技術挑戰的過程會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如專利申請,所以不成功未必會輸,可以期待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

Thursday, October 18, 2012

Iphone 5 內嵌式觸控技術

經過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Iphone 5 的 in cell touch 使用的 Pattern 為
Apple TW Patent    201031961 A1
而不是網路上流傳的
§
Apple US Patent     No. 8,243,027

Tuesday, October 2, 2012

最近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有關 Iphone 5 的內嵌式觸控結構( Apple in cell touch technolog)


最近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有關 Iphone 5 的內嵌式觸控結構( Apple in cell touch technolog)

其實是不正確的,小心被誤導


        最近有許多觸控產業的朋友來問筆者,最近網路上大量出現有關蘋果內嵌式觸控的發明,將原本LCD的結構上下顛倒來使用,原因是要避開在IPS LCD表面上為了防止雜訊進出而加上的透明導電防護層,對內嵌式觸控所造成的隔絕效應,而這個專利通過的時間點又很巧合的在 Iphone 5 推出的前夕,所以可信度很高。
 
 
 
        看過這篇專利後筆者可以很明確的跟大家說,這個方法一定不是Apple 所用的內嵌式觸控結構,有太多的問題在這個結構裡,最近也有許多 Apple Iphone 5的供應商之一的廠商提出的專利來證明, Apple 所提的的內嵌式觸控的方法是筆者這一年來所說的方法,為了讓大家徹底的了解何者才是真正的 Apple in cell touch 的觸控技術,筆者將藉 『光電科技雜誌』於1018日所主辦的 『由IPHONE 5 技術規格改變看觸控趨勢講座』來為大家詳細說明,也歡迎大家現場踴躍提問。


Tuesday, September 18, 2012

歡迎LG加入Advance in cell touch先進內嵌式觸控技術的行列

        LG最新的內嵌式觸控專利Tw 201236127 A1號專利,201291公告,20111227提出台灣專利申請,南韓優先權日期為2011225,專利名稱為  整合式觸控感測顯示裝置 

        使用方法如同 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特徵一樣,將 V com切成一塊塊的獨立電極,然後將每個電極用金屬線連接到觸控IC,觸控偵測技術使用如同SuperC–Touch一樣的自電容技術,因為LGSuperC-Touch有相同的看法,互電容所能產生的感應量遠小於自電容,所以使用在內嵌式觸控時,無法有效的從雜訊中取出觸控感應訊號,唯有使用自電容的技術才有可能完成,看來世界級的大廠在內嵌式觸控技術上已達成相當的共識,都朝向Advance in cell touch的方向前進,現在只剩下台灣的友達,奇美,華映,彩晶還在執著於傳統的In cell touch技術,真要為他們好好的加油打氣一番。

Sunday, September 16, 2012

一件值得參考的差動式結合電荷移轉的電容觸控技術

一件值得參考的差動式結合電荷移轉的電容觸控技術
敦泰科技( 璟正科技) FocalTech所提出的專利申請

案號:US2011/0248955 A1
申請日期:2011/4/7
優先權日期:2010/4/7
原案申請地區:中國大陸
公開日期:2011/10/13

    敦泰科技最近公告量產In Cell用觸控IC引起筆者的注意,雖然有許多的廠商再設計觸控IC,但是能用在內嵌式觸控的還是少數,為了瞭解敦泰科技的使用方法,用美國的專利查詢找到了敦泰科技,最近申請的觸控偵測技術,發現在方法上算相當不錯,至少比起其他許多的差動式觸控技術而言,以筆者的眼光來看是比較好的,在此推薦給大家參考。。



基本方法為差動式結合電荷移轉的觸控技術,Ct1 & Ct2是任兩條水平電極,任兩條垂直電極或一條水平與垂直電極的組合,這部份大家都相同。
選定完之後採用5步驟來測量
(一)    使用Vdriver Ct1Ct2充電。
(二)    Ct1的電荷移轉Cs1Ct2的電荷移轉Cs2.
(三)    Cs1Cs2極性反接,相當於電壓相減(差動法)
(四)    取樣
(五)    放大
同時運用了電荷移轉與差動放大的兩種技術,算是少見的佳作。

Saturday, September 8, 2012

2012 China FPD Conference 演講後心得

     很高興接受 DisplaySearch 的邀請擔任 2012 China FPD Conference 的講師,向與會的業界朋友報告 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技術與所帶來的影響,其中也包含了筆者所認知的 IPhone 5 所用的 In cell touch 技術,短短的30 分鐘能說的其實有限,只能從許多的技術中歸納重點來為大家報告,然後為大家推理觸控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會議的中場時間 DisplaySerach也貼心的安排我與其他幾位講師接受現場提問,從所提的問題中可以發現,大家接受的程度比我所預期的要高上許多,看來 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理念會在大陸生根發芽,有朝一日會經由大陸來影響全世界,就像我最近常說的當 Apple,Sony,三星都開始向同一方向走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就應該要被視為趨勢,雖然現在走的還不成功,但是未來可期,期盼台灣的業者能早日放下包袱與成見,不要讓過去的成就與努力成為未來研發的包袱,不要喪失嘗試新技術的勇氣,失敗雖然會造成損失,但不試卻會帶來淘汰。

Sunday, August 26, 2012

Apple's U.S. Patent No. 8,243,027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專利分析


本專利於 2012-8-14 獲證,原申請案號為 US2008/0062140 A1,公告日為 2008-5-13,申請日為 2007-6-8

         從申請日期來看當Apple 推出互電容G/G Type的觸控技術時就已經在研發先進內嵌式觸控,怕別人先推出這種先進內嵌式觸控技術,所以用概念式的方法搶先申請,案中提出了16種將觸控與LCD結合的方法,從 On CellIn Cell TFT 玻璃 在下與在上,LCD 驅動與觸控偵測,採分時或分區等的各種排列組合全部列舉,將與LCD結合觸控的所有可行的辦法一網打盡,符合Apple在專利申請上的一貫作風,全案的圖案有107張,原申請權利34項範圍廣大到幾乎包含所有以結合LCD時使用互電容的方式,而獲證權利85項被限縮到跟三星所提案的Advance in cell touch相同,證明筆者原先的推論,世界級的兩大廠心中所想做的事其實相同,案中Apple所提的概念A,與Sony所提的混合On CellIn Cell的技術相同(Rx在上玻璃的上面,Tx在上玻璃的下面的V com)相同,概念B與三星使用BM層作RxV com層作Tx相同,由此可證明Sony與三星的專利提案都有參考到Apple的這篇專利,Apple是先進內嵌式技術的原創,案中還沒被跟進的概念E是使用IPS螢幕的Vcom電極與液晶電容的ITO電極形成的互電容作為感測的方法,因為須要將上下玻璃顛倒來使用,而且還要將玻璃減薄才行,依筆者的關點可行性不高,所以沒人跟進,幾年前台灣的矽統科技也有類似的提案,現在也不了了之,概念 N 是唯一使用自電容的方式,把感測電極做在Color Filter的玻璃上,每個電極配合兩電晶體開關,用XY出的方法來掃瞄所有的點,這個方法遠不如SuperC-Touch(筆者) 的提案將自電容式的電極做在BM層上,所以Apple的概念N可行性也不高,其他有關如何將上玻璃的訊號線傳遞到下玻璃,或是使用分時或分區的方法來解決V com層共用的問題,基本上解說可行性的用意大於創新。

Thursday, August 23, 2012

新證據顯示三星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原創是Apple

       Apple US 2008/0062140 A1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專利於 Jun,8,2007時就提出了這個觀念,於 2008/5/13公布,表示三星在申請這項專利時,Apple 的專利已經公告兩年多了,而這項專利於2012/8/14獲得專利,之後Apple所申請的專利應該是為了補足此專利不週全的地方。

Wednesday, August 15, 2012

China FPD Conference 作專題報告

       很高興接到 DisplaySearch的邀請,到上海為 China FPD Conference 作觸控技術的專題報告,以最新的 In cell touch  OGS / TOL 的關鍵技術作30分鐘的報告,這次台灣廠商受邀的還有新奇美的陳亮旬先生,會為大家介紹電視市場的未來發展 ,還有其他國家各主要廠商一起共同研究切磋,作技術交流,又可以透過這個機會將SuperC Touch的研發成果推廣到大陸,令人非常興奮與期待。

Monday, August 13, 2012

www.superc-touch.com 開張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www.SuperC-Touch.com 網頁開始起用了,同時發明元素股份有限公司也新成立子公司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來開發使用微擾共振技術的觸控IC,可以使用於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面板,公司也遷移到汐止的遠東科學園區,希望大家繼續給予支持與鼓勵謝謝。

Thursday, July 26, 2012

Apple 學三星的 Advance in cell touch 技術

       剛討論完三星的Advance in cell touch的觸控技術有可能對整體觸控產業,造成革命性的影響時,沒想到Apple也提出了類似三星的先進內嵌式觸控技術,可參考台灣專利申請pn-201229855號內容,當Apple與三星同時都看好同一種技術時,如果台灣業界還是等閒視之繼續自欺欺人的話,陣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Thursday, July 12, 2012

Advance in cell touch 先進內嵌式觸控,

 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觸控革命
 作者 李祥宇 發明元塑總經理
 Sony推出 In cell touch的觸控手機,HTC EVO Design也推出使用 In Cell Touch的智慧手機,由外觀與時間點來判斷,應該都是使用 Sony In Cell Touch的技術, 最近又有外電報導Sony取代 Sharp成為Apple I phone 5的供應商,總總的跡象都顯示,一場觸控的革命正開始進行中,傳統的玻璃式或薄膜式觸控面板將會慢慢的淘汰,就連OGS看來都有相當的風險會敗下陣來,然而這些都是台灣觸控產業的命脈所在,台灣會不會在這場趨勢中被邊緣化,是需要注意的一件事,在數場研討會的演講中,筆者一再的提醒大家趨勢不可擋,要及早的因應做好準備,但是從會場反應,加上與許多大廠會後討論的情況來看,大家的危機意識普遍不夠,都沒做好改變的心理準備,還沉浸成功的喜悅中,或大廠的驕傲心態中,既不求新也不求變,所以可預見兩三年之內必嘗苦果,許多業界的觀點認為 Advance in cell touch的技術尤其是Apple 所提出的方案,只能用在小尺寸的行動裝置上,平板電腦不會受到影響,在筆者看來頗有自欺欺人的味道,小尺寸到大尺寸只是時間的問題,一位好的經營者是不會把希望建立在對手的無能上,因為有這個想法的風險太高。

 I phone 5 使用in cell touch 的觸控技術引起的大家的注意,一場 in cell touch 技術的再進化已經悄悄的展開,這種大魄力,大格局的創新改變,將面板與觸控產業緊緊的綁在一起,筆者從已公告的專利來分析,參與的廠商分別是美國的Apple,韓國的三星,日本的Sony,與台灣的SuperC_Touch (筆者的發明),其他的廠商如LGSharpTMD,友達,奇美,華映,彩晶等國內面板廠,與大陸的面板廠,在專利申請上並沒有看到讓人驚豔的表現,或許還有沒公告的專利申請,若相同或類似於上述先驅者,就會落入不利的地位,日後是否有機會加入戰場,還要看迴避專利設計的功力了,而觸控模組廠商如宸鴻,勝華,洋華,介面,牧東等,因為沒有面板的生產優勢,就必須往更高級的應用邁進,不然就有淘汰出局的隱憂,觸控IC設計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有些還必須與LCD驅動IC一起協同設計,面對的技術挑戰也越來越高,一場優勝劣敗的戰爭再所難免。

    何謂 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觸控技術,它跟傳統的 in cell touch的技術有何不同,其實大家可以這樣想像,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觸控技術目的在於,把觸控功能放入LCD內部時,不能增加新的元件不能降低開口率,降低面板生產的困難度,增加觸控IC設計的技術障礙面板的開口率直接影響LCD的耗電,對行動裝置而言,是首要考慮到的問題,重要性更勝於成本考量與生產良率,所以把現有結構中的元件加以圖案化來完成觸控的功能是最好的選擇,歸訥上述廠商的做法,簡單的說就是如何把現有的 DITO SITO 圖案用LCD內部各層上與現有的元件來製作與共存的方法。

        LCD的基本結構可以分為上玻璃與下玻璃請參考圖一,上玻璃有黑色陣列(BM)層位在上玻璃基板的下面,彩色濾光片的上面, (BM結構請參考 圖二)Color Filter彩色濾光片層,V com透明電極層 (VATN結構時),下玻璃有TFTGate linedata line等匯流排電極位於下玻璃的上面 , V com 透明電極層(IPS結構時),如果以 On cell的技術做比較(請參考圖三)Sony的設計 比 on cell低半層(VA TN型 請參考圖四,IPS型請參考圖五) SuperC_Touch的設計比 on cell 低一層(請參考圖六) ,三星的設計比 on cell 低一層半(請參考圖七)Apple的設計比 on cell低了兩層(請參考圖八) ,越低代表離上玻璃越遠,離下玻璃越近,以下就各家的做法敘述如下。



圖一 LCD結構



圖二


圖三 On Cell


圖四 Sony VA TNLCD


圖五 Sony IPSLCD




圖六 SuperC_Touch VA TN IPS LCD


圖七 三星IPS LCD

圖八 Apple IPS LCD

() Sony的做法,將感應層RxITO做在上玻璃的上面(如圖九上方的圖案),把V com ITO平面切成一條條的寬平行線做為Tx訊號(如圖九下方的圖案)如果LCDVATN型時V com就在LCD 上玻璃的下面(如圖十),看起來像不像把DITO的結構加上BMColor Filter後當LCD的上玻璃使用(如圖十),如果LCD IPS型時V com就在下玻璃的上面,像不像把LCD的上下兩片玻璃當觸控的G/G Type來使用(如圖五),因為有用到LCD的上玻璃的部分,可以視為 On cell in cell的混合設計,觸控IC的挑戰較簡單所以比較容易取得,如 Sony 最新的手機,擁有Floating touch的功能,用的觸控IC就是由Cypress所提供,目前已是可量產技術,但是面板生產良率會較差,就筆者的觀點來看是屬於過渡型的產品




圖九




圖十



() Apple的做法,Apple 只用IPS型的LCD所以V com層在下玻璃的上面,將 V com的平面刻劃成類似 SITO的圖案(請參考圖十一),再使用金屬線來跨橋連接(圖十一中的305),所以訊號層Tx 感應層Rx都在下玻璃上面的同一層平面上,可以想像成用LCD的下玻璃做SITO結構的觸控技術(如圖八),由於用來連接 Tx Rx圖案的金屬線, 在不能降低LCD的開口率條件下,必須與gate linedata line做成立體結構,所以Apple 用了三層的立體金屬線結構(參考圖十一),如此也增加了面板生產的難度,所以在面板生產良率上將會很辛苦,這也是為什麼Apple Advance in cell touch的觸控螢幕交給日本面板廠生產的主要原因,在觸控IC設計方面,由於在觸控電極的上方有儲存電荷的 ITO 電容,會遮蔽手指影響電力線的反應,降低感應量的變化,而ITO電容上的電荷會產生漏電流,形成測量上的雜訊,使用V com層作為訊號層時,ITO電容上的電壓就會成為雜訊的主要來源,所以觸控IC設計的困難度會相當高,好在Apple有龐大的資源可以不計代價的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換做他人早就認輸投降了




圖十一


圖十二





() 三星的做法,將感應層Rx用的圖案做在BM層的下面或用金屬BM直接做成 Rx的圖案(參考圖十二的上方圖案),將Tx做在V com層上如同Sony的做法一樣(參考圖十二下方圖案)俯視圖可以參考圖十三,由於只改變了BM層的圖案與V com層的圖案,其他的製程都沒改變,所以在生產上幾乎沒有困難,良率與開口率都不會降低,缺點在於給觸控IC設計上有難以跨越的障礙,Apple所面臨的相同,而 RxTx的距離只有幾個微米 (um)Apple更近,手指距離Tx,Rx太遠,會讓觸控變化量變的非常小,LCD內部的雜訊又非常大,如果沒有如SuperC_Touch所發明的微擾共振技術可以有效的抑制雜訊,提高感應的靈敏度的方法來設計觸控IC,要量產的困難將會發生在找不到可以使用的觸控IC




圖十三


圖十四

() SuperC_Touch, 將單層All points的圖案做在BM層的下面或直接用金屬BM做圖案(請參考圖十四),這方法跟三星的感應層Rx 的製作方法一樣,但是不必使用訊號層Tx所以沒有更動V com的透明電極層,因此SuperC_Touch的方法在生產上又比三星的方法更簡單,所以也當然不會影響到良率與開口率,配合自行研發的微擾共振技術,可以有效的抑制雜訊,提高靈敏度,量產的可行性最高。



圖十五

() SuperC_Touch, 將單層All points的圖案做在BM層的下面或直接用金屬BM做圖案(請參考圖十四),這方法跟三星的感應層Rx 的製作方法一樣,但是不必使用訊號層Tx所以沒有更動V com的透明電極層,因此SuperC_Touch的方法在生產上又比三星的方法更簡單,所以也當然不會影響到良率與開口率,配合自行研發的微擾共振技術,可以有效的抑制雜訊,提高靈敏度,量產的可行性最高。

        SuperC_Touch的電極圖案採用最早以前的自電容式的 All point addressing方法,這個方法在早期無法受到重用有下列原因,但現在都已克服,說明如下。 

(1) 尺寸越大時自電容的點數會快速增加,觸控IC接腳越多,成本越高,但是以目前的IC生產成本,接腳對成本的影響不大

(2) 中央的點線路會走不出來,當線路作在BM上時,走線的密度非常高,在15寸以內的面板都走的出來。

(3) ITO來走線時,越細ITO電阻越大,使用金屬線沒有電阻的問題。

(4) 點數越多須要越多的時間掃瞄,使用分區掃瞄再逐次接近的技術,可以輕易的解決。


       所以SuperC Touch Advance in cell touch技術可行性最高


        從上面敘述各家的方法上可以清楚的看出Advance in cell touch 觸控技術有幾項共通的特點表列如下。

() 不增加任何新元件,只改變現有結構中的圖案,所以不會降低開口率,也不會影響使用壽命。

() 除了SuperC_Touch以外,其他三家繼續使用互電容的觸控方法。

() 除了SuperC_Touch 以外,其他三家都將原來整片的V com透明電極層圖案化。

() Apple 的方法需要與LCD驅動IC分時作業,觸控掃瞄分配到的時間很少,報點的速度會降低。

() 除了 SuperC_Touch以外,其他三家因為使用V com透明電極層當Tx訊號層使用,LCD 內部液晶電容上的電壓會成為觸控感應層接收到的雜訊,這個雜訊影響會大過Gate line data line的訊號,就算觸控掃描的時候,LCD驅動IC是處於靜止狀態,gate linedata line上都沒訊號,可是 Pixel 的液晶電容上的電壓是 baseV com的電壓之上,當 V com作為觸控用的訊號時,會形成疊加在Tx 訊號上的雜訊,由ITO的電極直接影響 Rx 感應線,這個雜訊將是觸控IC設計廠商的重大挑戰,液晶電容的雜訊有下列幾點特性

(1)  液晶電容的雜訊是屬於低頻雜訊,不容易用硬體或軟體來消除。
(2)
每一個觸控點所遭遇的液晶電容雜訊都不相同,所以使用差動法也沒用。
(3)
液晶電容的雜訊範圍高達5V,同於資料寫入的電壓範圍,超過觸控發生時的訊號變化量。
(4)
用於IPSLCD問題較大,用於TFT LCD時問題較小。

() 除了 SuperC_Touch 以外,其他三家因為把 V com透明電極層圖案化,如此會加大V com透明電極層的電阻,會造成LCD驅動IC於驅動上的設計困難外還會增加功率的消耗。

() 除了 SuperC_Touch 以外,其他三家為了要降低上述第五項所說的雜訊影響,必須增加Tx訊號的電壓,來增加SNR比,如此對功耗的考量非常不利,功耗與Tx訊號的電壓平方成正比,電壓每增加一倍,功率消耗增加四倍耗電是行動裝置的重要考量因素

() 在生產的良率上 SuperC_Touch與三星的結構要達到90%以上的良率很容易,AppleSony會有生產良率上的問題要克服。

    就筆者的分析來看,影響Apple 與 三星可否成功的重要關鍵是上述的第五項的意晶電容雜訊問題,可解決的機會不大,較可行的方法是放棄互電容的方法改用自電容的技術,如此就跟筆者的技術類似,可以擺脫 Tx的訊號糾纏,記得年初時Apple 非常低調的跟義隆就侵權官司達成和解,賠了義隆億1.5億,以Apple 使用互電容的技術來看,跟義隆的352號專利八竿子打不着,為什麼Apple在這麼多年後要認輸賠錢,其中必有緣故,可以合理的懷疑Apple Advance in cell touch技術有融合了自電容的方法在裡面,避免夜長夢多乘勢與義隆和解取得授權,讓使用 advance in cell touch I phone 5可以放心的上市。


所以Advance in cell touch 的觸控產品成功關鍵,

將會在觸控IC的雜訊抵抗能力,與測量的靈敏度。

         AppleSony的成功所帶來的衝擊其實還在可承受的範圍,但是三星的結構如果成功卻關係著台灣整個面板與觸控產業的存活,因為非Apple的業務會被三星搶走大部份,而三星觸控面板可否成功的關鍵技術,是在有沒有可使用的觸控IC,因為RxTx的距離只有不到10um,手指與Rx , Tx 距離卻有數百到數千um,相差了數百到數千倍,,所以可預見偵測到的觸控變化量將會非常少,而上述第五項所產生的雜訊又非常高,比筆者之前做SuperC_Touch第五代實驗時所面臨的問題還嚴重,筆者可以克服gate linedata line所造成的雜訊(筆者的方法沒有Tx訊號線,所以也沒有上述第五項所說的雜訊問題),三星能不能克服上述第五項所說的雜訊問題就要看大家的造化了,因為一但三星克服這個技術障礙,台灣將有兩兆以上的產業因接不到Apple訂單而準備倒閉,影響遠大於Apple in cell touch技術,Apple in cell touch 如果成功只會影響到供應鏈的宸鴻與勝華而已,三星的成功所帶來的影響,對台灣的產業而言是全面性的,而程度是毀滅性的。

     SuperC Touch的觸控技術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開發,始終堅持走不同的路,其中也和大家一樣遭遇許多困難與障礙,靠著下面的話  (取材自超完美搶案中的對白讓我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獲得成功,在此與大家共勉。

佛祖處於困惑之中,於是重回起點,回到祂所來之處,尋找方向、尋找答案,

也就是當遇到解不開的難題時,就回到原點去,重新找尋答案!